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彭自然

发布日期:2024-02-22

浏览次数:6331

彭自然,讲师,上海市职业咨询师,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委员,行政教辅教工支部书记,生态环境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曾任环境系支部书记、主任助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

一、学习和工作简历

1995.9-1999.6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学专_x0008_业

1999.9-2002.6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硕士

2002.7-2005.8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水域环境助教

2005.9-2008.12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学院环境科学讲师

2009.1-2017.3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环境科学讲师

2017.4至今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讲师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环境化学等研究。

叁、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化学、海洋环境学、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环境生态学实习、富营养化水体的环保策略等。

教改项目:

2017-2021 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富营养化水体的环保策略;上海海洋大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水域生态修复;上海海洋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环境评价;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室。

2012-2016 上海海洋大学创新教改研究项目-环境监测创新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重点课程建设-环境规划与管理。

2008-2011 环境科学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现代环境监测技术重点课程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环境监测类实验课程考核改革与示范;创新型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02-2007 教育教学与招生就业体系互动机制研究;就业信息员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作用及激励机制研究;水产本科专_x0008_业毕业生就业力开发研究;养殖水化学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水环境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污水生物学校级重点CAI课程建设。

教研论文:

1.李娟英,彭自然,施永忠,等. “五位一体产教融合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9

2.彭自然,李娟英,陈以芹,等. “五位一体教学法推进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以环境化学为例.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6

3.凌云,李娟英,彭自然,等. 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实验课程整合探索. 科教导刊. 2021.3

4.王茜,张建恒,彭自然,等. 高校环境类专_x0008_业课堂的线上教学反思.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2

5.凌云,彭自然,李娟英. 走出去,在实践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启示——以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为例. 学园. 2018.9

6.李娟英,邵留,凌云,彭自然,等. 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环境污染控制与工程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探讨. 教育教学论坛. 2018.8

7.彭自然,李娟英,邵留,等. 环境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 2018.8

8.凌云,邵留,彭自然,等. 手机进课堂的疏与堵——以全英文课程《环境科学导论》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2018.6

9.凌云,李娟英,彭自然,等. 重视课堂活动总结 提升课堂活动效果.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

10.邵留,李娟英,彭自然,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新举措.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11.李娟英,彭自然,凌云,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设计——以《水体富营养化环保策略》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0.

12.彭自然,李娟英,罗春芳,等.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13.李娟英,邵留,凌云,彭自然. 环境污染控制与工程设计课程群的建设.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6.

14.邵留,李娟英,彭自然,等. 基于微课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浅析.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5.

15.邵留,彭自然,李娟英. 水处理仿真模型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

16.邵留,彭自然,李娟英. 基于仿真模型的环境专_x0008_业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3.

17.李娟英,张金标,江敏,彭自然.《环境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2.

18.李娟英,江敏,彭自然,等. 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实验改革探究.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4.

19.彭自然,罗春芳,李娟英,等.环境监测类实验课程考核形式改革与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0.凌云,李娟英,彭自然.浅析高校专_x0008_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改革——以普通生物学为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1.李娟英,江敏,彭自然,等.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1.

22.凌云,彭自然,邵留.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

23.彭自然,夏伯平,商利新,等.浅谈高校教育教学与招生就业的相互关系.中国教育导刊.20083.

教育获奖:

2017-2022年,2019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五位一体教学法推进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第叁完成人);2022年度上海海洋大学实习教学先进集体;20192学期上海海洋大学好课堂”-环境监测;2017年度优秀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2017-2018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09-2016年,2015-2016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本科优秀实习基地;2013-2014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11-2012年度上海海洋大学实习教学先进个人;2011-2012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实习基地;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第叁完成人);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环境科学专_x0008_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第叁完成人)。

2002-2008年,上海水产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上海海洋大学师生联系工作优秀指导教师;上海水产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上海水产大学科普志愿者服务社优秀指导教师;学院优秀教师;学院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四、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2012-2016年,保护区(滨湖)控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规模化示范;应用食藻虫引导圆明园水体生态修复;养殖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迁移转化及去除工艺研究;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研究;上海市土壤多环芳烃溯源;典型化工区周边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对水产养殖风险评价;黄海绿潮业务化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封闭海湾典型生境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金山城市沙滩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研究;上海市虾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罗氏沼虾组等。

2007-2011年,入湖口及河网污染水体生物生态综合净化;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优化与自净能力增强技术研究;污水污泥溶出效应研究;滨岸草地生态系统碳氮磷特征分析;食藻虫引导滴水湖引水通道D港生态修复;上海世博会后滩水生态修复;圆明园九州水系生态修复;南美白对虾集约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极地陆域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崇明明珠湖有机鱼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

2002-2006年,世博区域水体生态景观关键技术研究;新疆特克斯河流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滆湖渔业资源调查与生物修复研究;南漪湖渔业资源调查与综合开发研究;渔业对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过程影响的定量分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与预测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罗氏沼虾育苗池废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再利用研究;深水网箱养殖海区环境动态研究;虾类温室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开发研究;水产苗种培育生物活饵料规模生产与应用。

学术论文:

1.王秀云,韩政,谭梦,郑海粟,陈嗣威,彭自然,等.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苏州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7

2.侯瑞丹,彭自然*,何文辉,等. 苦草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对比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5

3.沉路遥,张世懿,彭自然*,等. 草甘膦对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 2022.8

4.张牧原,彭自然*,刘可玉,等. 高浓度苯酚降解产电菌ZY07的筛选及其降解产电特性. 环境工程学报. 2021.11

5.戴智,谌一涵,彭自然*,等. 上海金山罗氏沼虾养殖塘多环芳烃分布、源解析及风险评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3

6.谌一涵,沉路遥,彭自然*,等. 湖州市沿圩湾村河流多环芳烃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3

7.沉路遥,彭自然*,何文辉,等. 罗氏沼虾养殖塘草甘膦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3

8.周灵,彭自然*,周丽丽,等. 狐尾藻基生物炭对水中草甘膦和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9

9.沉路遥,彭自然*,何文辉. 响应面法优化养殖水体中炔雌醇的固相萃取条件.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5

10.张丽,陈以芹,戴习林,杨明,李娟英,彭自然*. 罗氏沼虾养殖周期中PAHs的生物累积性特征及食用风险评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2

11.沉路遥,彭自然*,戴智. 草甘膦水生生物毒性、环境行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农药. 2020.1

12.卓帅,何文辉,彭自然*,等. 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牧食特性.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1

13.周丽丽,管卫兵,彭自然*,等.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芦苇基生物炭活化工艺.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7

14.张拿慧,朱荧,白韬光,凌云,彭自然. 基于O3/H2O2处理船舶压载水过程中形成溴酸盐的研究. 船舶工程. 2019.2

15.张拿慧,胡巍,朱荧,凌云,彭自然.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船舶尾气脱硫洗涤水处理中萘的动力学研究. 船舶工程. 2019.1

16.黄仲园,何文辉,彭自然,等. 苦草粉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与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9.1

17.张拿慧,朱荧,盛伟群,凌云,彭自然.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船舶尾气脱硫洗涤水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船舶工程. 2018.12.

18.马进,何文辉,彭自然*,等. 大型溞-苦草配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7

19.庞朵,彭自然,何文辉,等. 异养高效硝化细菌的筛选与固定化最优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6

20.冯悦,黄仲园,华雪铭,何文辉,彭自然. 大型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作为渔用饲料原料的潜在利用价值. 水产学报. 2018.1

21.徐佳艳,彭自然,和庆,等. 长叁角地区池塘养殖水产物体内农药类污染与食用风险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2017.8

22.和庆,彭自然,张晨,等. 长叁角地区池塘养殖水产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6

23.蔡清洁,何文辉,彭自然,等. pH和盐度对大型溞心率和摄食行为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5

24.凌云,王晶,王越菲,彭自然. 不同裂解方式对微生物DNA提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12

25.贾茜茜,姜宇强,袁刚,彭自然,等. 浙江大洋水库沉积物重金属、营养盐生态风险评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4

26.宋海燕,何文辉,彭自然,等. 响应面法优化鹿角菜中岩藻多糖的提取工艺. 海洋科学. 2016.4.

27.张雨婷,彭自然,张饮江. 白茅根际土壤碳、氮、磷元素含量和形态分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8.

28.李鲜鲜,何文辉,彭自然,等. 海水水族箱生态系统的构建及运行稳定性.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5.

29.袁林,吴惠仙,彭自然,等. 阳澄湖围网内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4.

30.陈立婧,吴淑贤,彭自然,等. 2008年苏州阳澄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生物学杂志. 2012.6.

31.胡忠军,张颖,陈细华,彭自然,等. 长江口明珠湖底栖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及其水质评价. 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2.11.

32.陈立婧,刘樵,彭自然,等. Rotifer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Yangcheng Lake.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2.1.

33.陈立婧,刘樵,彭自然,等. 阳澄湖养蟹网围内外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分析. 水产学报. 2011.8.

34.陈立靖,吴竹臣,胡忠军,彭自然,等.上海崇明岛明珠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应用生态学报.2011,6.

35.孙月娟,王武,刘其根,彭自然,等.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6.

36.彭自然,何文辉,高佳慧,等.圆明园景观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水质变化的初步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3.

37.霍姮翠,张饮江,彭自然. 3种方法检测水体底泥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5.

38.孙月娟,王武,刘其根,彭自然,等.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1,10.

39.陈立婧,顾静,胡忠军,彭自然,等. 上海崇明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水产学报. 2010.9.

40.彭自然,何文辉.疏浚余水中悬浮物和铝絮凝剂对鱼类的影响.农技服务.2010,7.

41.彭自然,陈立靖,王武.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42.李娟英,高峰,陈杰,华寅,彭自然,等.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和对ETS的抑制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1.

43.陈立靖,顾静,彭自然,等.上海崇明岛明珠湖轮虫群落结构.应用生态学报.2009,12.

44.霍姮翠,彭自然,等. 两种水体底泥养分沉积特征初步研究. 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9.11.

45.范志峰,王丽卿,陈林兴,李燕,彭自然,等. 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淀山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3

46.胡忠军,刘其根,陈立靖,彭自然.上海崇明明珠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应用生态学报.2009,4.

47.陈立婧,吴竹臣,彭自然,等. 上海崇明岛明珠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12.

48.陈立婧,刘樵,彭自然,等. 滆湖浮游动物的资源评价.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12.

49.彭自然,张饮江,杨杰,等.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6.

50.陈立靖,彭自然,孔优佳,等.江苏滆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生态学杂志.2008,9.

51.臧维玲,戴习林,徐嘉波,袁志国,彭自然, . 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技术与模式. 水产学报. 2008.5.

52.陈立靖,顾静,彭自然,等.滆湖轮虫群落结构与水质生态学评价.动物学杂志.2008,3.

53.陈立靖,顾静,张饮江,彭自然,等.上海世博园白莲泾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3.

54.陈立婧,顾静,彭自然,等. 滆湖不同的湖区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8.4.

55.陈立婧,顾静,彭自然,等. 滆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轮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8.4.

56.彭自然,张饮江,张剑雯,等.世博园区水体底泥氮磷分布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

57.陈立靖,彭自然,孙家平,.安徽南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动物学杂志.2008,1.

58.王丽卿,张军毅,王旭晨,彭自然,等.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

59.彭自然,江敏,李娟英,等.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 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8.1.

60.江敏,张岩,阎新书,安世杰,彭自然,等. 伊犁地区部分河流的水质标识指数. 干旱环境监测. 2007.4.

61.朱正国,臧维玲,戴习林,彭自然,等. 盐度与滤料量对生物膜降氨氮作用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6.

62.彭自然,陈立靖,江敏,等.滆湖水质调查与富营养状态评价.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3.

63.李娟英,彭自然,赵庆祥.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2.

64.江敏,黄宗群,彭自然,等.异育银鲫氨氮排泄与耗氧的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

65.王旭晨,王丽卿,彭自然.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4.

66.江敏,彭自然,安世杰,等.4-壬基酚对叁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水生生物学学报.2006,4.

67.彭自然,张晶敏,江敏.镉柱还原法在养殖水体硝酸盐测定中的应用.贵州环保科技.2006,2.

68.陈立靖,彭自然,孙家平,等.安徽南漪湖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贵州农业科学.2005,4.

69.臧维玲,崔莹,戴习林,江敏,姚庆祯,彭自然,等.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封闭式养殖水质处理技术与模式. 第四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4.11.

70.彭自然,臧维玲,高杨,等.氨和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影响.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4,3.

71.臧维玲,姚庆祯,戴习林,江敏,彭自然,等. 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和长江口与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关系.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3.

72.彭自然,王毓芳,徐伯兴.螯合诱导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海化工.2001,1.

科研奖项:

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奖(第十二完成人)、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九完成人)-上海世博园水体生态景观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年度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优秀作者

五、个人荣誉

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六、联系方式

   E-mailzrpeng@shou.edu.cn